8 月,长三角地区持续遭遇高温与高湿的双重压力,伊蚊(俗称"花蚊子")活动频繁,导致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形势更为严峻。
近日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(2025 年版),浙江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Ⅰ类地区,上海市、江苏省均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,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。
当前,全球至少有 119 个国家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疫情,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。在我国,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已超过 3000 例,跨省传播的风险亦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潜在的健康威胁。
这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,其特征为突发高烧至 39 ℃以及剧烈的关节痛,因此,提前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。
伊蚊
基孔肯雅热传播的"元凶"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,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。该病毒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不涉及人际间的直接接触、咳嗽或打喷嚏等途径,亦无空气传播的风险。
主要传播媒介包括两种伊蚊:
1
白纹伊蚊:在我国广泛分布,尤其在华东、华南及华中地区较为常见,是本地传播的主要媒介。
2
埃及伊蚊:主要活跃于热带地区,是境外流行区的主要传播媒介。
传播链条与活跃规律如下:
1
传播流程:蚊子叮咬确诊患者→病毒在蚊体内存活 8-12 天→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,引发感染;
2
孳生环境:伊蚊主要在小型积水容器中繁殖,例如阳台花盆托盘、废弃轮胎、闲置水桶、积水洼地等;
3
叮咬高峰:蚊子在日出后 2 小时和日落前 2 小时活动最为频繁,此时段外出需特别注意防蚊措施。
高热、皮疹、关节痛
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
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为 3-7 天(最短 1 天,最长 12 天),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"高热、皮疹和剧烈关节痛"三大核心症状,其中"剧烈关节痛"具有很高的辨识度。
高热突发
体温迅速升高至 39 ℃ -40 ℃,持续时间为 5-7 天,部分患者可能出现"双峰热"(退烧后 1-2 天再次发热);
皮疹出现
基孔肯雅热的皮疹通常在发热后 2-5 天出现。初期多为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,随后可发展为直径 2-5 毫米的粉红色斑丘疹,略高出皮肤,按压时颜色会暂时消退,常伴瘙痒。皮疹形态多样,还可能出现点状红斑或融合性皮疹,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期会有细小脱屑现象。
关节痛
这是最显著的症状,多影响手腕、手指、脚踝等小关节,疼痛剧烈且呈游走性,常伴有关节肿胀,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
基孔肯雅热?登革热?感冒?
可别傻傻分不清!
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均通过伊蚊传播,初期症状相似,包括高热、头痛和肌肉痛。同时,头痛、肌肉酸痛、恶心、结膜充血(眼睛发红)等又是基孔肯雅热的伴随症状,容易和普通感冒混淆。因此,准确识别疾病非常关键,在治疗方面,千万不能冒然用药。
基孔肯雅热
关节痛更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(可能持续数月),无明显出血倾向。
登革热
更易出现牙龈出血、皮肤瘀斑等出血症状,关节痛相对较轻。
感冒
常伴随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喉咙痛等症状,与蚊子叮咬史无关联。
目前,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均无特异性治疗药物,也无上市疫苗,预防措施至关重要。如果出现皮疹、关节肌肉疼痛,可以进行对症支持治疗,如使用赛庚啶乳膏缓解皮肤瘙痒,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/ 贴剂缓解关节痛。
做好以下三点
切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链
个人防护:
☑ 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,尽量覆盖手臂和脚踝;
☑ 暴露的皮肤涂抹合格的驱蚊液(含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等成分),儿童和孕妇需选用专为特定人群设计的产品;
☑ 室内安装纱门纱窗,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(特别是在无空调的房间),在蚊虫较多时可配合使用电蚊拍和灭蚊灯。
环境治理
☑ 居家环境:每周定期清理积水容器,清空阳台、窗台的积水瓶罐,水培植物每 3 天更换一次水并清洗容器内壁;
☑ 社区或集体单位:清理公共区域杂物,回填或封闭闲置基坑,疏通排水沟和雨水井,避免积水滞留;
☑ 化学 / 生物灭蚊:傍晚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喷雾剂灭蚊,水缸、池塘等可放养食蚊鱼或使用球形芽孢杆菌杀灭幼虫。
出行就医
☑ 出行警惕:前往东南亚、南亚、非洲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,或国内高发省份如广东时,全程采取防蚊措施;归来后 2 周内仍需防蚊,以避免病毒潜伏后被叮咬传播;
☑ 自我监测:有上述旅居史者,需自我健康监测 12 天(覆盖最长潜伏期);
☑ 及时就医:一旦出现"高热 + 关节痛 + 皮疹"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,以避免诊疗延误;确诊后需防蚊隔离至少 7 天,防止蚊子叮咬后的二次传播。
文章作者:孟
图片来源:摄图网
本视频 / 资讯 / 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使用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,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。如需转载,请在公众号下留言。
每天动动脑,身体不易老
什么比赛,赢的得不到奖品,输的却有奖品?
(上一期答案:麋鹿(迷路))
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
一起来猜猜猜 !
股票配资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